导言:今年暑假过后,陈泓霖成为了台湾人本森林小学的一名新老师。教数理化的老师大家见得多了,但陈泓霖的“官方头衔”却颇有些奇怪:“潜在生命课程教师”。
原来,在给低年级上美劳课之余,陈泓霖的一项重要任务,就是每周三下午为学校“养狗社”的小社员讲授狗狗的饲养方法,如通过狗狗的叫声或摇尾巴的方式判断狗狗的情绪,帮狗狗洗澡,了解狗狗的习性等。这个“养狗社”在人文森林小学是个“历史悠久”的社团,它在学校创立的第4个学期就已经创设了。学校老师介绍,当时有孩子想要养狗,学校就带着他们到流浪动物之家认养了3只流浪狗,因而成立“养狗社”,谁知喂养流浪狗的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,如今,学校已有一个由14只流浪狗组成的“大家庭”,孩子们也在狗狗们身上,学会与动物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,更通过狗狗的生老病死,了解了生命的宝贵历程。
陈泓霖介绍说,台湾存在不少弃养宠物的现象,不少人都会把狗狗带到山区弃养。位于山区的人本森林小学,就自然而然成为了狗狗们的“收容所”。现在森林小学里的流浪狗,基本上都是“自来狗”。这些狗狗由于长期在人为的饲喂环境下生活,大部分性格都很温顺。但也有少数由于遭到过人类虐待,所以对人类仍有些敌意,甚至也发生过家长和学生被狗咬伤的事件。然而,面对这样的情况,森林小学没有选择简单地把狗狗从学校中赶走,而是开设了“潜在生命”课程,教会孩子如何正确与狗狗相处,不但杜绝了孩子被狗咬伤的意外,更通过照料狗狗,让孩子们学会爱和给予,了解生命的价值。
如何让孩子了解生命的起灭轮回,是教育者一项重大的任务。而这些沉默的“狗狗老师”,也让森林小学的生命教育称为一项特色教学:学校初设“养狗社”至今已有20多年,陆续有狗狗因为年老或意外死亡。学校老师则借此机会告诉孩子,保留这份疼惜与懊恼的心情,转而去照顾活着的狗狗,爱便得以延续。更通过狗狗的生老病死,让孩子们明白所有生命最后会走向死亡,并带领孩子们为去世的狗狗写祝福卡,办追思会,教会他们用正确的方法看待生命的来去。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苏ICP备09004741号-3南京盛锦合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