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G

老人为养猫狗欲卖房

          导言:1月9日16点多,66岁的魏阿姨站在马路旁等着记者。她戴着眼镜,穿着格子围裙,身材瘦削,但说起话来中气十足。

一看到生人靠近,铁门内的狗狗们争先恐后地叫了起来。“它们就喜欢叫,从不咬人的。”打开铁门,狗狗们一下子哄挤到魏阿姨身边。抬起头让她摸摸,伸出前爪搭到她身上,各种“卖萌”。
“现在这里有100多只狗,10多只猫,有些是我捡来的,有些是别人送来的。”魏阿姨说,流浪猫都关在屋内,狗狗多在院内自由活动。“狗场”是当地一村民家的房子,今年是租房的第五个年头。前几年,她一直在别处养着这群流浪动物。
数量虽多,但魏阿姨记得每一只动物的故事。性格温顺最喜欢粘人的“小小黄”是去年收养的,当时它和“爸爸”被主人遗弃,“小黄”去年去世后,“小小黄”对魏阿姨更加依赖,一看到她就喜欢站立起来趴到魏阿姨身上;一身黑毛的“初一”被送来时脖子上长了很大一个肿瘤,后来经过化疗后恢复了健康,为了庆祝,魏阿姨特地将它病好的日子作为名字。
“后来实在太多了,就没起名字,但每一只我都记得,少了哪一只我都知道。”魏阿姨说。
除夕、大年初一也坚持喂狗
魏阿姨名叫魏敏,今年66岁,之前做过老师和会计,有两个儿子,自己和二儿子住一起,有个3岁的孙子上幼儿园。
她清楚地记得自己收留第一只狗狗的情形。2000年,她外出时偶然看到一只小白狗在包河里挣扎,“可能是主人不要了,但狗狗当时的样子很可怜。”魏阿姨把小白狗带回了家,取名“乖乖”。现在,“乖乖”还在“狗场”里生活,因为年岁太大行动迟缓,双眼也失明了。
每天上午,魏阿姨骑着电动车到一家饭店,捞上满满一桶的剩余骨头汤。下午,载着这桶近40斤的骨头汤,骑行一个多小时赶到高王村的“狗场”,把骨头汤倒进两个大电饭锅里煮开消毒,打扫院子里的卫生。等骨头汤煮开后,将其和早上就煮好的米饭、玉米拌匀,喂一百多只流浪狗和流浪猫吃一顿饱餐。晚上7点多才能忙完。
这样的日子,一干就是十多年。十几年里,她坚持每天都到“狗场”照料动物们,每年除夕和大年初一也没歇过一天。在魏阿姨的记忆中,只有两天与动物们爽约。那是在一次回家途中,她被一辆私家车撞得飞了出去,不得不休息了两天。

Caring of pets
Let,s give it more
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苏ICP备09004741号-3南京盛锦合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