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提示
近日,本报刊登了《一被咬老人狂犬病发死亡》一文,引起市民的普遍关注。据悉,报道中的另外7名被咬者,已经接种狂犬病疫苗,并处于观察期。
近日,本报的新闻报料热线也接到一些关于宠物狗扰人、流浪狗满街乱窜的投诉。“狗患”问题日益突出。究竟该如何文明养狗?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。
市民:狗只日渐增多,给生活带来困扰
“我住在市区水南路侧贤里,附近邻居养狗养猫的情况日渐增多,给我的生活带了许多不便。早上出门就看到路边的狗粪,十分不卫生。晚上也很痛苦,刚进入梦乡的时候就听到狗叫,快精神衰弱了。最麻烦的是邻居养的小猫小狗身上有虱,到处乱窜,惹到我们家,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。”市民陈先生这样向记者抱怨。
“每天下午六七时的时候,在楼下就可以看到两只一白一黑的脏狗出来找东西吃。很大的两只狗,有半米高,身上脏兮兮的,估计是没有主人的。有一次它们在街上追逐,把我吓坏了,如果它们突然攻击我的小孩,谁救得了啊?”家住市区范罗冈花园附近的洪小姐说起自己的经历心有余悸。
“我们永盛社区属于城乡结合部,许多居民家里都有养狗,我在街上见过的最少都有20多条。狗遇陌生人会无端吼叫,在居民住宅内随便撒尿拉屎等问题,早已令人生厌,有一次我走在街边的绿化带上就踩到狗粪,希望有关部门管一管那些没有责任心的狗主们。”甄婆婆现在见到狗只又怕又恨。
业内人士:市民还比较缺乏养狗安全意识
“不少市民的养狗行为还处于‘自然’状态。”在潮江路一家宠物店工作的林小姐这样评价养狗人士的素质。她告诉记者,在宠物行业工作已经有好几年时间,接触过许多江门的狗主。林小姐告诉记者,虽然江门养狗的人多了,但是他们对狗只的训练、对狂犬病的了解不多,大多是把狗只买回家,由着小狗的性格和自己的方便来养。
而江门市动物防疫检疫站提供的数据显示,2005年注射狂犬病疫苗的狗只46109只,免疫率63.3%;2006年注射疫苗的狗只共69920只,免疫率65.6%;2007年1月到9月注射疫苗的狗只共42452只,免疫率67.8%,可见,虽然近几年江门五邑地区狗只狂犬病免疫率有所增加,但还有相当部分狗只没有注射免疫,而且增长率偏低。
防疫部门:解决“狗患”关键在狗主
江门市动物防疫检疫站的张主任告诉记者,目前,在国内外,狂犬病尚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,一旦发病几乎100%死亡,而且从发病到死亡一般不超过一周时间。近期在我市发现咬人、伤人的狗只都没有注射疫苗,狂犬病发的死者也没有及时处理伤口和接种狂犬疫苗。
张主任强调,狗主要定期带狗只到指定的狂犬疫苗接种部门注射疫苗。一般的狂犬病疫苗30元注射一次,每半年或者1年注射1次。假如没有定期注射,抗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消失。有些动物感染狂犬病病毒后,并没有发病,也没有任何症状,这类隐性带毒动物约占15.2%,在狗当中以小狗为最多,也是最为危险的传染源,市民需要提高警惕。
据了解,江门市没有流浪狗收容所,狗主如果实在养不下去,可以让狗安乐死,市动物防疫检疫站可为狗只提供安乐死的服务。对于一些经常叫吠的狗,也可以实施声带切除手术。
“解决‘狗患’问题很大程度都要靠狗主人的自觉,养成文明养狗的意识。在养狗之前就要想好要对狗只负责任,不能随便遗弃,遛狗的时候牵上一条狗绳,如果小狗在路边大小便,狗主需要及时处理。”张主任说。(本报记者 梁莉)
小链接
狂犬病主要是通过狗等动物咬伤人体而传染给人类的,另外,也可因伤口等接触到带病毒的唾液而感染,少数可因对病犬的宰杀、剥皮、切割等过程而感染。狂犬病的潜伏期有长有短,最长的有10多年,最短的只有1周左右。这主要跟伤口的大小和位置有关。伤口越大,潜伏期越短,伤口越小,潜伏期就可能越长。狗只狂犬病的病症开始表现为精神沉郁,常躲在暗处,不愿和人接近,食欲反常,情绪不稳定,容易受刺激,怕光、怕水、怕声音等等。
市民被狗咬伤后应立即挤压伤口排去带毒液的污血,用20%的肥皂水或0.1%的新洁尔灭彻底清洗10到20分钟,再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10分钟。处理完伤口,最好在12小时内到指定的狂犬疫苗接种部门注射疫苗。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苏ICP备09004741号-3南京盛锦合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