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G

养狗,门槛可以很低 服务,门槛必须提高

如果只花700元就能办一个“狗牌”,会有多少广州人将认真考虑做个合法的狗主?

  如果广州现有的约10万只无牌“黑狗”从此“漂白”,是否能实现真正的“和谐”?

  即将送广州市人大审议通过的《广州市养犬管理条例(草案)》(下简称《条例》)
  或许能给出相应答案——《条例》中最惹人关注的是将养犬管理费用的征收标准规定为“第一年为700元,第二年起300元”,仅为原来的1/15。

  对于这个类似“大甩卖”的跳水价,广州市市长张广宁表示,10年实践证明,一万元的“高收费限养”政策难以达到预期目的,造成执行难、管理失序、出现大量无证养犬行为。所以必须突出“低门槛、重监管”行政管理理念,由“限制”养犬转变为“规范”养犬。

  但是,需要规范的事情往往已经很混乱,实现这个目标,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   “限养”政策客观上把更多犬只挡在合法体系之外

  万元狗不切实际 降门槛势在必行

  据统计,去年1至8月,广州共有3.5万人因被猫狗咬伤注射狂犬疫苗。卫生部早前公布的一项传染病疫情显示,狂犬病致死人数超过肺结核、艾滋病,列众病之首。

  去年,本报就曾对广州养狗问题进行过深入报道,当中提到:很多广州人对广州养犬无序,犬只泛滥的状况都有切身体会。为什么狗儿满地没人管?表面上看,原因在于“三不”,即“有法不依,执法不严,违法不究”(广州一政协委员语),但这显然不是深层原因。

  让我们看看广州现行养狗法规及其生效后的一组数字吧:“1997年制定的《广州市养犬管理规定》规定广州市内养狗须交1万元上牌费,每年需交6000元年审费,意在以高门槛限制养狗。不料这一规定实施后,广州上牌狗逐年减少,去年有牌狗仅有467只,只占养狗数量的1%。与此同时,全市登记上牌的狗的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,1997年为600多只,1998年为400多只,1999年为300多只,2000年为200多只,2001年为100多只,2003年前8个月只有45只。”

  与犬只泛滥、肆意扰民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被纳入政府有效管理体系中的犬只逐年减少,也就是说,该项立法所导致的其实是对合法养狗的限制,客观上把更多的犬只阻挡在了合法体系之外。广州的养狗问题关键在于“无序”,不在于养狗本身。实现规范化养狗,将是一个正确而符合实际的逻辑起点。

  “降价”利好刺激狗市,“成本”低廉刺激狗主

  “狗禁”大闸一开 “狗患”随之而来?

  养狗门槛的降低,开心的除了“准狗主”,当然还有狗贩,但更多的人会更担心:“狗禁”大闸一开,“狗患”是否随之而来——目前广州最大的三处贩狗的宠物市场,分别位于南海大沥、芳村花鸟鱼虫市场以及荔湾区的清平路。

  “给狗上牌一年只要700块”,对狗市来说无疑是特大的利好消息。总体来讲,看狗的人增加了,但交易量和价格没有明显变化。”清平路一名狗贩向记者坦言:“从听说广州要出台养犬新条例,就一直关注。虽然现在还没正式实施,但基本上给狗‘上户口’的费用肯定要降,以前嫌偷偷摸摸养‘黑狗’麻烦的人,现在没了这个顾虑,养狗的人肯定要多起来。我这几天已经联系着准备多拿几条狗,等条例正式通过了,还要拿更多。”

  昨天下午,记者在芳村花鸟鱼虫市场看到,尽管不是周末,这里也并不冷清,虽然看了立刻就买的人不多,但准备养狗的‘准狗主’真不少,这其中绝大多数是因为听说“养狗的门槛要降了,所以打算养了”。在一间宠物店里,市民吴小姐告诉记者:“其实已经养了一只,但看到狗狗这么可爱,又想多养一只了。”

档主介绍说,这几天生意和往常差不多,但来看狗的人的确多了好多:“可能因为《条例》没正式颁布,很多市民还有担心,或者没有这么快行动,相信过段时间买狗的人会多起来。”

  有市民认为并非不想文明养狗,而是“没条件”

  养狗也要配套设施 政府服务不能缺位

  降低了犬只的登记费用,对于家中已经有宠物的狗主们来说,“感觉非常振奋”。但仔细研读《条例》的内容后,狗主小劳感觉很疑惑:《条例》罗列了七类禁止犬只进入的地方,但政府是否会利用狗主缴纳的费用兴建专门的遛狗区和宠物厕所呢?

  在一项调查里,有八成被调查者认为“狗随地大小便”是最令人讨厌的狗行为,觉得不但污染环境,还滋生细菌。但现实却是:巡遍广州的公园,鲜有狗厕所的设置。“很多讨厌养狗的人总是抨击狗主人的素质不高,但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配套设施缺乏。”

  广东省政协委员孔令人也曾就修改《广东省犬类管理规定》提出建议,其中一条就是“在市民遛狗较为集中的路段地区设立狗厕所”。“我们当然鼓励当个文明狗主,拿着报纸提着塑料袋跟着狗儿,尽量带它到不影响别人的公共场合溜达,但这不意味着政府的服务可以缺位。”有养犬人士如此表示。

  半个月前,海珠区沙园街街道设置的狗厕所一度成为新闻。原来,为了杜绝广重广场狗粪满地的现场,街道在广场大树下设立了两个简陋的“狗厕所”,厕所里还铺设了细沙,街坊表示看到“狗厕所”的醒目牌子,让大家心里有了一根“当个文明狗主”的弦。

  不过,向沙园街道“看齐”的基层管理部门可实在不多,尽管市内不少新建小区已经开始注意这个问题。

  规范养犬不仅仅是发个狗证那么简单

  市场行为需监管 赔偿处罚需规范

  “收取了养狗费用,就得提供相应服务,不仅仅是发个狗证那么简单”,这似乎已成为不少广州市民的共识———这样的服务还应包括两个方面:为养狗者提供“基础设施”、为怕狗者提供基本保护。《条例》详尽规定了犬只禁入的多种公共场所,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犬只不对公众利益和环境造成影响。但对养犬人的利益,似乎欠考虑。

  广州700元的养犬登记费,在全国大城市中处于中等水平。记者了解到,这笔养犬登记费以及以后每年300元的管理费,是起草机关在对全国各城市进行比较后,详细预算了各种管理费的构成,包括制证工本费,犬只伤人保险以及普及教育、宣传费用等,最终确定的标准。与以前上万的费用相比,这样的收费确实“很人性”,但这并不意味着狗主会买账——一间宠物店的经理向记者表示,不少狗主不愿为宠物“入户”的原因之一,就是觉得有关部门收了这笔“户口费”之后并没有提供相应服务,不论是一万元还是700元。

  记者了解到,目前不少狗主除了希望政府设立遛狗区、狗厕所、建立救助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之外,更关心的是政府将如何规范宠物市场的管理,切实保障狗主作为消费者的利益。

  在网上,不少网民和狗主对芳村宠物市场颇有微词,对于这个广州最大的宠物市场,有人更是“恨之入骨”——反映这里售卖的幼犬很多是“星期狗”——买回家后活不过一周!养狗多年的市民刘小姐告诉记者,很多幼犬在售卖之前被注射了激素,表面活泼可爱,实际上体质极差,很容易感染致命疾病,存活率非常低。她还透露,目前广州不少狗场流行的做法是:让母犬频繁产崽,幼犬本身就先天不足,为节省成本,又往往在出售前不为其注射疫苗,很多人兴高采烈想养狗,结果收获的是个悲凉的结局。

  据记者连日调查,目前市内持有合法有效证照的宠物店和宠物医院,并不多见。规范行业经营行为、建立赔偿处罚机制是否也应成为“规范养犬”政策的内容之一?

  不论爱恨与否 请您畅谈养狗

  您是爱狗人士还是憎狗街坊呢?您对即将审议的《广州市养犬管理条例》(草案)有什么要说的话吗?10月28日上午10时,请到文化公园棋艺馆来,本报与广东电视台《今日关注》联合举办的“民生论坛”等着您。

Caring of pets
Let,s give it more
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苏ICP备09004741号-3南京盛锦合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